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世无良医,谁来救你
吴兴人
//www.auribault.com 2016-02-02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北大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迟骋这天正值夜班。忙了一晚,当他接过下一张挂号条时,习惯性地问了一句:“您怎么不舒服?”听到的却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儿子,我没有不舒服,就是想让你歇一会儿,喝口水。”他一抬头,看见了父亲。原来,迟骋的父亲从济南来北京办事,知道儿子当天上夜班,就决定到医院看儿子。老人看到诊室里排着长队,为了不打扰儿子工作,就到走廊里等待。等了很久,儿子还是忙不完。父亲为了让儿子歇会儿,只能去挂了一个号。

  当医生之辛劳,当医生付出之巨大,从这个不是编出来的故事中可见一斑。做医生不容易,做医生的家属也不容易。

  这个故事的基本版本,几乎是每一位急诊科或三甲医院门诊医生天天都会碰到的。在上海各大医院的儿科门、急诊室里,在许多医院的手术室内,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的医生、中午抽空在休息室里打盹的护士。许多医务人员已习以为常,有些病家也见怪不怪了。现在,这样一件寻常事由于依附于一对父子见面的故事之中,经过特写镜头的定格和放大,寻常事就显得不寻常,平淡显得有奇。许多求医者从微信上看到医院复制的录像,不禁感动不已。感动之余,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医务人员也是一群普通人,和其他行业的人群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与他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每天都在为拯救生命而劳作。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每个人都离不开和医生打交道。因此,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是做人起码的道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一个公民的起码要求。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就是尊重自己。当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也难免有错失,一旦发生医患矛盾,如果每个病家能想一想那对父子在急诊室内见面的故事,我们就能心平气和许多,化解涌上心头的怒气。

  一段时间以来,伤害医生的行动屡见不鲜,这是当下社会的一个肿瘤。这个肿瘤倘若不切除,白衣天使生存空间里的浓重雾霾便挥之不去,对行医者损害极大。长此以往,医学院校招生的可供选择人数将一年比一年减少,医生下一代从医的人数也将进一步下降。

  世无良医,谁来救你?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