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李小佳:“最美家庭”比的不是谁更“惨”
//www.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201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家庭故事大赛展演暨“海上最美家庭”颁奖典礼近日举行,100户家庭获“最美”称号,这不仅是对参与者的肯定,也是在向社会传播家文化的正能量。也是在这几天,我国很多城市如合肥、南宁、青岛等的最美家庭评选也纷纷出炉,不少彰显人性之美的动人故事也因此传播开来。但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一系列过于悲伤的家庭故事,例如,孝敬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照顾前夫家中残疾的小叔子、陪伴残疾人丈夫等,也令人感到过于沉重。

  家,是社会的最基本组成结构,是每个人共同的生活依恋和精神家园。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和洛克在《家庭》一书中提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从广泛的范围看,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从功能来看,家庭既是满足经济合作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社会化功能,子女教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价值观传承、人际关系的建立等,都是家庭社会化的不可或缺的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家庭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儿孙满堂的联合大家庭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由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一些本应由家庭承担的功能也开始社会化,如儿童教育、赡养老人等,越来越多地交由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打理。与此同时,家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更忙于兴建家庭,注重经济,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亲情的维护、父母的赡养等。家庭的文化传承、价值观教育、家风传承,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削弱或被挤压的态势。再如,一些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存在焦虑情绪和不知所措,要么对孩子过于无微不至地关怀,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事事依从孩子,样样顺着孩子,让孩子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要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崇尚“鸡血教育”、“棍棒教育”等。由此可以看出,“最美家庭”应更加侧重家风、家规、家训的传承,针对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削弱尤其是价值观传递方面的忽视,倡导正能量,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的逼仄,无疑更能够测试人性。一个不孝敬父母、不愿意帮助家人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但最美家庭的核心不能跑偏,不是比谁更悲惨,而应当强调文化传承,强调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这个载体中的生根发芽。由此一来,家庭之“美”就会由内而外地呈现出来,社会上也会出现更多的最美家庭。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