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为文化建设注入“经济理念”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3-30 10:17:28

  原标题:为文化建设注入“经济理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总体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应尽之责,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推动文化建设,理念方法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千差万别。

  日前外省朋友来访,这位基层文化干部很苦恼,当地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财力有限情况下,仍拨巨款兴建了文化馆、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但在全市文化考核中名次依然垫底。为什么投入大发展不快?为什么建了这么多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为什么政府这么重视,老百姓仍然不满意?一连串的发问,值得我们深思。

  平心而论,近年来各地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投入强度屡创新高,建设速度日新月异,各种“文化地标”拔地而起,还了历史欠账,添了文化氛围,多了百姓满意。但有的地方文化发展不尽如人意,究其因,不仅有投入多不多的问题,而且还有投入好不好的问题,根本还是理念方法出了问题,没有做到立足全局看文化、围绕大局抓文化、开创新局兴文化。

  就文化抓文化,是习以为常的思维。它看似坚守纯粹的文化,实则容易画地为牢、自我封闭,带来的是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阻断,让文化在小圈子里打转,难以提升发展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里搞文化,免除不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且不说经济的文化化,经济正在借助文化的力量,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在着力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创意设计、品牌塑造等文化内涵的挖掘,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也不说文化的经济化,文化正在围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视剧制作、电子游戏、短视频、微电影等文化产业新业态扑面而来,使得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单说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思维的注入,能使得静态投入风生水起、别开生面。

  文化在产业发展方面需要强化经济思维无可争议,在事业发展方面要不要注入“经济思维”?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自觉摒弃过时的思想观念,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告别单一的思维僵化,把握融合发展趋势,自觉汲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文化建设独辟蹊径、别有洞天。先进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文化建设应当注入“经济思维”,像抓经济那样抓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把握规律性,提高有效性。

  效益意识至关重要。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党中央对文化发展一以贯之的要求。在一些人心目中,效益好像是贬义词,似乎沾染了“铜臭气”。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纠结,文化建设需要资金投入,空口说白话,没钱做不成文化。要求文化提供对社会有用的服务,发挥效用,产生效益,于情于理都说得通。不产生效益的文化,那就是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百姓不满意、上级给差评,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必须在把握正确导向基础上,强化效益意识,办人民满意的文化。

  用户思维必不可少。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在文化界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人的自以为是。搞创作强化主体意识,张扬个性,体现风格,不但无可厚非,而且要厚爱关心。但就文化事业发展而言,自以为是,会误入歧途。许多文化设施和活动中看不中用,老百姓不满意,就是明证。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在的行动,在文化建设上具体表现为文化事业赋能人民高品质生活,建的设施、抓的活动、发的作品,都应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建老百姓不需要的文化设施,不搞老百姓不喜欢的活动,不发老百姓不满意的作品,把老百姓的满意与否作为检验是否具有用户思维的标尺。

  经济手段紧紧跟上。抓文化建设要有经济思维,明大势、懂需求、会算账、善借力,是基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搞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于数量上的有无多少,而应更多地着眼于质量上的高低优劣,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文化建设决策的依据,努力做到设施为民所用,活动为民所乐,作品为民所需,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避免低效运行。算好投入产出账,是文化建设绕不过去的坎,让有限的投入产生更多更好的效益,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驾齐驱,理应是文化管理者的科学态度。借助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发展文化,也是值得尝试的新路。此举一方面可以减轻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我们更好地以需求为导向,精打细算搞文化建设。

  (李广春,作者为扬州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头条号

  • 中工网抖音号

  • 中工网快手号

  • 中工网百家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