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他们始终“在线” 温暖整座城市

来源:中工网
2021-03-12 09:05:32

  北京热力集团供热生产部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成立于2000年,肩负调度运行、供热保障、应急指挥、客户服务等重要职责。作为供热应急的核心和保障市民温暖的中枢,每一项工作都与首都城市运行和市民冷暖息息相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应急办公室作为北京热力疫情防控工作的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确保了疫情防控与供热服务保障“两手抓、两手硬”。特别是面对供热季居民集中供热时间两次顺延,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多策并举保证市民室温温暖舒适,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落到实处。

 

生产调试

  特殊时期特殊举措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供热

  北京热力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集中供热企业,既要做好万余名员工的疫情防控工作,又要保证200余万户的稳定可靠供热,在疫情肆虐的寒冬,全力守护千家万户的暖意融融。应急办公室将各项具体工作部署细化再细化、落实再落实,不断织密疫情防控网,做好供热各项预案。

  应急办公室主管负责人王军彪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集团公司对36家定点医院制定了“一院一案”专项供热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指定专人负责,与医院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同时根据医院需求,随时派应急保障人员做好供热保障。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和用户顾虑,应急办公室专门研究疫情防控期间维修服务举措,每日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和记录。对于非紧急工单,要求第一时间与用户联系,通过添加微信远程进行视频指导等方式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以往有用户反映供热出现问题,比如温度不够了,我们工作人员就会立刻赶到现场,排查问题、解决问题。疫情严重的那段时期,对于不是很紧急的情况,我们使用电话、视频等方式远程指导,手把手告诉用户该如何解决问题。”王军彪说。

  对于跑冒滴漏等较为紧急的工单,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维修服务举措,工作人员要先与街道、社区确认疫情情况。对于无疫情发生的小区,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入户维修。对于出现疫情的小区,要在获得相关机构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措施开展维修服务。每次完成维修后,人员和工具都要进行全面消毒。

  “我们另一个工作的重点是做好解释工作,大家互相理解,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安全。”王军彪说。疫情防控期间,96069供热服务热线还成立了58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24小时值守受理用户的供热诉求。

  雪天抢修两延供热

  保近十年来最长供热季

  2019年到2020年的供热季,因受疫情防控和寒潮等原因影响,居民集中供热时间进行了两次顺延,于3月31日24时正式结束。这个供热季从2019年11月14日开始,到2020年3月31日结束,共持续139天,是自2009-2010年长达142天的供热季后,近10年以来的最长供热季。

  2020年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正值供热高峰,应急办公室发挥热电气联合调度机制,每日结合城市热网负荷情况,统筹调配热源出力,调整热力站和泵站运行参数。同时,加强源网站巡视运行,制定3日滚动热源计划,成功应对了两次强降温天气及300余次热网调节。

  “两次延长供热期间,综合考虑‘宅’在家里的市民较多,经常性的开窗通风会降低室温。”王军彪解释说。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各热力站及二次系统的调节和需求侧管理,适时调整流量压力等供热参数,保证市民室温不仅能够达标,而且更加温暖舒适。在此期间,各层级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值班,1800余名职工、200余辆工程车辆随时备勤,做足应对寒流降温和突发情况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出现应急抢险时,应急办公室作为指挥中枢,积极组织力量顶风冒雪、连续作战只为用户家中的那份温暖。

  2020年2月14日,西城牛街一小区内二次系统压力严重不足,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是热力管线存在较大漏点。当时正值降雪天气,为了不影响居民用热,属地分公司立即安排多组人马同时采用测温仪、听漏仪等不停热的方式检查管线漏点。

  “小区面积比较大,地下管线复杂,为了能尽快找到漏点,我们协调了集团所属临近的5家队伍和属地公司一起上,人越多搜查的范围越大,找到漏点的速度越快。”王军彪回忆着当天的情景说。

  王军彪赶到现场,那天的气温非常低,他至今记忆犹新。“当天下着大雪,人在室外拿着仪器干上一会儿就冻透了,我们又临时协调了另外几支队伍,让他们随时备勤,做好几个小时之后来替班的准备,让第一批队伍休息一下,暖和暖和。”王军彪说。

  幸运的是,第一批队伍在经历了3个小时的不停歇工作后,成功找到了漏点。挖开地面,把漏水的坏管切掉,换上新管……2月14日晚上10点,抢修结束了,供热系统循环了起来,居民家里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真不容易啊,这么冷的天难为你们了。”一位大娘在阳台看到工作人员挖管子,打开窗户喊到。

  “老旧小区里住得老人多,我们当时很着急,就想着要尽快恢复供热。”王军彪说。那次的应急抢修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很多居民看到热力工人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下丝毫没有停歇,依然在加紧施工着很受感动,特意委托社区负责人带来感谢信。

应急指挥

  下沉社区共同抗疫

  以“冲锋状态”打“持久战”

  应急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的有5名工作人员,分别是负责人王军彪和郝昕怡、贾懿彬、杨波以及当时下沉六里屯北里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马永超。

  2020年6月,北京出现一名确诊病例后,应急办公室再次进入“战时状态”。每天,上级单位的疫情防控通知发送到应急办公室,经过沟通、加工、拆分传达到各单位。成百上千条数据经过统计后再报送回应急办公室,筛查改正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缺位,姓名和单位名称不准确这些错误信息后,再立即报送上去。

  “团队里年轻人多、精力足,但是经验较少、需要注意情绪控制,有时候真怕他们扛不住。”王军彪说起这些战友,心里倍感欣慰,但也夹杂着些许辛酸。

  嘴里讲电话不停、手里的鼠标键盘不停,争分夺秒,不能停顿,对这支以“90后”为主的团队来说,巨大的体力脑力消耗,让他们倍感“压力山大”。每天接打七八十个电话,有的时候一个电话还没挂另一个电话就打了进来,半个小时里有的人电话就响了五六次。

  团队里唯一的“女战士”郝昕怡因为睡眠不足、急火攻心,终日又带着厚厚的口罩,脸上长了不少痘。贾懿彬的家虽然就在单位附近,但是每天收工已近午夜,工作间隙想1岁的娃娃了,他就站在窗口远远向家的方向望一望。杨波不管工作到几点,年迈的父母都会给他留门,桌上留着夜宵,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下沉社区的马永超不仅没有耽误日常的防汛等应急工作,在休息日和晚上也会尽可能多的分担一些工作。

  除了疫情防控工作之外,这5人还身兼多职,应急管理、防汛、重大活动和会议保障、冬奥会筹备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等,需要他们随时保持状态,随时切换角色。

  “可能上一个电话还在沟通疫情防控信息报送,下一个电话就在布置生产应急工作,疫情防控和生产应急双手抓、都抓好,压力很大、责任很重。”王军彪说,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大家没有丝毫怨言,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默默奉献着,打牢疫情防控和生产应急工作的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供热服务保障工作中,应急办公室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举措,凭借专业优势,逐步健全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努力成为供热行业的引领者,全力做好供热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提高供热服务质量,为首都安全稳定贡献力量。”王军彪神情严肃地说。(据《劳动午报》报道 劳动午报记者 刘欣欣)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头条号

  • 中工网抖音号

  • 中工网快手号

  • 中工网百家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